首页 > 动态 > 正文

昆明市乌龙镇:党建聚力打造“鱼米之乡”综合体项目


(资料图片)

近年来,乌龙镇聚力打造“稻田+”现代农业产业园,一批稻鱼、稻虾、稻蛙等稻田种养产业快速发展,加快建成集水稻育苗、加工、彩色稻田景观区于一体的东川“鱼米之乡”,实现“一水多用、一田多收、稳粮增效”,助农增收、助力乡村振兴,推动乌龙镇农业现代化、多元化、融合化发展。

党建引领,村集体经济跑出发展“加速度”。乌龙镇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,整合碑棋社区、跑马社区、店房社区、大村子村四个片区的土地,依托特有的农耕文化、区位交通、气候环境等优势资源,将党组织建到产业链上,集中推进“鱼米之乡”综合体项目,扩大种植面积和范围,打造稻花鱼、稻虾、稻蛙养殖,水稻培育及种植,水稻生产加工和彩色水稻种植为主导的产业支柱。乌龙镇成立鱼米之乡联合党委,由镇党委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、涉及4个村(社区)党总支书记担任党委委员,实现党建工作由“组织覆盖”向“功能提升”的转变,创出党支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由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取暖”的新路子。

项目支撑,乡村振兴蹚出致富新“稻”路。乌龙镇始终把项目作为“主引擎”,以大项目推动农文旅融合大发展,结合东川区鱼米之乡项目,着力带动各村(社区)搭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“快车”,打造优势互补、串点成线、连线成面的“农文旅”融合发展的模式。以4000亩稻田为基、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业、田园风光为韵,农耕文明为魂,建设农文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、东川城市后花园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标杆,实现“稻田+”效益最大化。今年陆续免费发放近55吨鱼苗,共计55万尾,投放稻田养殖面积达1700余亩,预计带动农户增收297万余元,充分带动农户自力更生、努力发展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,进一步增强农户自身“造血”功能,帮助村民增产增收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了基础。

人才振兴,产业发展配好强村“火车头”。乌龙镇坚持“内育外引”原则,采取政府搭台、人才参与。对内大力培养本土人才队伍,及时调整不能胜任现职的村干部4名,下派镇机关工作人员2名担任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,吸优纳强有能力、有乡情、善干事的后备村级干部加入村“两委”这个“火车头”,大力挖掘乡贤和产业致富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。同时借助“干部规划家乡”契机,吸引在外干部或是乡贤能人等齐聚家乡,为家乡绿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,打造一批集民宿餐饮、亲子体验、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小型田园综合体,帮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。

云南网通讯员 黎然 冯伊楚楚

关键词:


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音箱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